唐的一份子。”
为了防止那帮藩邦得知大唐攻打天竺和吐蕃的消息,他这段时间都没敢让那帮藩国使臣去坊市溜达。
御台上。
李世民感慨说道:“朝贡的藩属国还是有些多,争取三年时间内,将他们的领地纳入大唐的版图吧。”
“那些藩属国每年长途跋涉数月来大唐,他们太不容易了。”
呃...
父皇这话听起来怎么那么怪?
要是那帮藩国使臣听到,他们恐怕会吓得睡不着觉。
李承乾拱手说道:“父皇放心,儿臣尽量在三年内,把这20个番邦都打下来。”
李世民微微点了点头。
聊完正事以后,他们也没有继续聊大战和登基事宜,而是聊着以前的的点滴滴。
...
翌日。
延迟一个时辰举办的百官朝会。
当李承乾把大军打下吐蕃和天竺,以及杜荷率领文武百官的消息说出去后,大殿内顿时响起一阵巨大的喧哗声。
“哗啦~”
刚听到这个消息的文武大臣,他们神色激动地把杜荷、李绩和薛仁贵等人一顿夸赞。
特别是杜荷,夸赞的人最多。
李承乾接着说道:“诸位爱卿,我们接下来有三件大事要去完成。”
“其一,派人去接管吐蕃和天竺的疆域和战利品,以及数百万俘虏的安置问题。”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此事由右仆射侯君集主持,一定要尽快安排人过去!”
战斗前要忙的事情不多,战后安置才是一个大问题。
以前有官吏充足的时候,处理这些事情没什么,现在缺少一大批有经验的能臣,这些事情可不简单。
文臣第一的位置。
侯君集持着笏板站起来应道:“臣遵旨!”
等他坐下来后。
李承乾接着说道:“第二件事,筹备登基的大小事情,此事由马周全权负责!”
“第三件事,筹备大朝会各项事宜,此事由杜构全权负责!”
当许敬宗看到太子竟然没有安排他负责重任,他的心里隐约生出不好的预感。
他可是侍中,为何权力和地位跟给事中一样?
就在许敬宗惊愕时,马周和杜构一齐站起来应道。
“臣遵旨!”
看着马周和杜构两个能臣,李承乾满意地点了点头。
这两人做事很靠谱,他用着十分放心。
李承乾捏了捏眉心说道:“崔敦礼,派人去南疆找李道宗,看看大战何时结束,将士们何时能回长安受赏?”
“让人八百里加急赶路,让将士们争取在一月中旬,能赶回长安!”
按照他的预估,他的登基时间在明年的一月底。
要是苏定方和王君愕等人回来的太晚,可就没办法参加他的登基仪式。
崔敦礼站起来应道。
“遵旨!”
交代好大小适宜。
李承乾站起来,满脸笑容说道:“等杜荷率领大军凯旋时,长安城的所有官吏,随孤出城50里迎接!”
“到时候孤要在太极殿内摆宴,宴请一众有功的将士!”
穿越杜荷,开局李承乾谋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