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武国皇帝知晓他们此行的目的并劈头就问的做法,杨羽耀他们并不意外。他们既然是为此而来,当然没打算隐瞒。
尽管玄真宗留给魏武国皇帝的法器的功能并不能传递过多的消息。但昨日到锦阳城后,他们便将他们此行的目的告知了郑公公,由他代为传达给魏武国的皇帝。
他们三人一致认为,敞开天窗说亮话是最省时省力的方式。假若魏武国皇帝绝不接受此事,那么他不必等到他们见面时才提出,他选择了等到此时提出,那就说明可以谈判的地方很多。
只是,魏武国皇帝直接点名让李奉知来回答的做法还是完全在李奉知的意料之外,尽管将铜岭镇的人带走确实是他想做事,杨羽耀和贺乾清只是出手帮他而已。李奉知依然因自己父皇这出其不意的做法而吓得一时有些懵。
毕竟,若是按照尊卑顺序来说,不应将身为他师祖的贺乾清和身为他师尊的杨羽耀绕过,直接问他才是。
“师尊,我父皇他这么做……我……”李奉知有些慌乱地赶忙传音向杨羽耀求助该如何应对这种情景。
“直接将你的想法说与他听便是。不必紧张,他应当是在试探你究竟是怎样的人,以此来对你有所了解。”杨羽耀立刻传音回复道。在杨羽耀看来,魏武国皇帝这么做有些突兀但并不意外。而他之所以会这么做,显然与信息差脱不了干系。
在得知自己被自己的贵妃联合御医和几名宫女太监一起戏弄,将自己唯一与皇后所出的儿子掉包送出宫打算弄死,但那孩子福大命大地活了下来之后。魏武国的这位皇帝便派出人去四处搜寻他这唯一的嫡子的下落。
而他的部分人手,确实找对了方向,并偷渡到来夏国见到李奉知。只不过他的这部分人手,说他们无能吧,却能找到正确的人。但说他们有本事,他们却又做出了这样的操作出来。
他们贸然露面,想直接劝说李奉知同他们回去。,却没有事先和魏武国皇帝那边透个底。以至于魏武国皇帝所掌握到的信息估计才停留在他的嫡子在收养他的老者去世后,离开了魏武国这个程度。
而那几位手下,在魏武国皇帝这里估计是失联状态。他并不知道他们在夏国,也就时至今日都没有派人到夏国交涉将他们几个捞出来。因此,魏武国皇帝大概是直到见到了李奉知,才知晓了他的这个孩子在离开魏武国后去了哪里,拜了谁为师。
诚然,这个结论仅仅是杨羽耀的推论,那位皇帝并未亲口承认是这样。但比起杨羽耀以前的推测,这回有了足够多的证据来证实这一猜测。
说起来,按照杨羽耀以前的推测,他觉得魏武国的皇帝应当是知道李奉知是拜了他为师并跟随他一同去了夏国的玉桂,毕竟魏武国皇帝的那几位手下都找到产业园外了。
而当这几名手下被杨羽耀找人以偷渡的罪名关起来后,魏武国那边迟迟没有动静,那时杨羽耀还以为魏武国皇帝当时是因其他情况无心再顾及这边,又因牵扯到的是夏国不好办,魏武国皇帝将那几个抛弃了才会如此。但现在的种种迹象,则告诉杨羽耀他之前推测错了方向。
关于李奉知在被李老先生收留前的那些遭遇,还有魏武国皇帝后续寻找李奉知的那些动作,杨羽耀他们是在迅联公屏里通过一名疑似在魏武国朝廷中做事且地位不低的修士那里得知的。
现在仔细回想,魏武国皇帝的人当时调查到李奉知最后动态,是为修仙而离开了铜岭镇。也许魏武国皇帝那里有关于杨羽耀的记录,但就算有,大概也只是一个长得好看的路过的修士,甚至没有他的相关记录都很有可能。
毕竟澜泠宗的修士来此确认铜岭镇的遭遇为邪修所为时,都没能弄清楚出手解决了铜岭镇危机的人是谁,还误以为是贺乾清出的手,魏武国皇帝这边也没有把杨羽耀的出现和李奉知关联起来就很合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