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止这些。
毕竟这个时代的信息流通是很顺畅的,也许还有很多人不知道新政,还有很多逃户躲在深山老林,或者做了逃奴,身不由己。
不过整体来说,通过这些年的整治,大明这驾马车总算慢慢步入了朱佑樘设想的车道,开始狂奔下去。
可以说,弘治五年的大明早就远迈前朝,财政收入比盛唐时情都要高,全盛时期的大唐也才六千万贯而已。
当然大宋的财政收入也许要比此时的大明高,据说大宋最高财政收入达到了一亿贯,但大宋可是出了名的税率重,农税和商税税率都重。
如今的大明税率是历朝历代最低,农税在朱佑樘的一减再减的情况下,合计起来估计不到百分之五。
商业税也才百分之十五,这比后世的商税都低不少,大明可没有什么五险一金的说法,百分之十五的商税,就再也没有其他。
如此低的税率,财政收入却高达七千五百万银圆,而且这远远还没有到顶,朱佑樘相信到了弘治十年,财政收入必然超过大宋,岁入一定会超过一亿银圆。
大明的商业之途才刚刚被朱佑樘培育起来。
朱佑樘下一步的构想便是,对内则点开科技之树,先让铁路和火车在大明这个广袤的土地跑起来。
这个时代的运输是大问题,有了顺畅的运输,商路才能彻底顺畅起来。
对外,五年建设,海军已成,如今在马六甲,海军又重新在此建立了卫所,朱佑樘计划将马六甲设置为大明的前沿哨所,安排商队前面太平洋探索澳洲大陆。
接着便是美洲大陆。
也许他这一生只能找到美洲大陆,距离开放美洲大陆不是他这一代人能完成的,但是没有关系。
只要在他的有生之年,把大明培养成习惯往外扩张习惯,今后的大明必然会跟着他的脚步继续前行。
全书完!
